房子“误拆”了?征收方这借口,骗谁呢!
2025-06-18

“误拆”?不过是违法强拆的一块遮羞布!当补偿协议还没签,你的房子却“意外”消失了,别信那套说辞,这就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。甘肃的吴先生就经历了这离奇一幕:“出去吃个席,回来家就没了!”面对如此恶劣行径,被征收人必须擦亮眼睛,果断行动。


案情直击:一夜之间,家变废墟

2018年12月的一个寒夜,甘肃省某城区。吴先生一家外出参加酒席,次日归来时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如遭雷击:自家住了几十年的合法住宅,竟已化作一片瓦砾废墟!全家人瞬间无家可归。

这一切并非意外。早在半年前,因当地棚户区改造项目,吴先生的房屋被纳入征收范围。然而,由于征收方提出的补偿条件严重不合理,吴先生始终拒绝在补偿协议上签字。僵持之下,征收方为了赶“年前进度”,竟趁吴先生全家外出之际,悍然实施了拆除。事后,面对吴先生的质问,对方仅轻飘飘地回应:“不好意思,拆错了。”

吴先生悲愤交加:要拆,为何不正大光明依法拆?偷偷摸摸趁夜下手算什么?一句“拆错了”,就能抹平毁家之痛、解决全家居住问题吗?征收方难道无需为此承担任何责任?


撕开“误拆”的伪装:本质就是违法强拆!

稍有常识的人都明白,征收方口中的“误拆”,实则是精心策划的违法强拆!这不过是他们为了规避法律、推进项目而自导自演的戏码。

自2011年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施行后,行政强拆已被彻底废除,司法强拆是唯一合法的强制搬迁途径。征收方为了“效率”,便常常“另辟蹊径”,以“误拆”之名,行强拆之实。

试问拆除房屋涉及重大财产权益,征收方怎会“误”拆?为何被“误拆”的,总是那些久谈不下的“钉子户”?为何总爱选在夜深人静、户主外出时动手?

答案不言而喻:这就是故意为之!所谓“误拆”,就是披着马甲的违法强拆!


法律后果:绝非“赔钱了事”那么简单!

征收方或许天真地以为,一句“拆错了”外加事后象征性的赔偿就能了事。大错特错!违法“误拆”行为,不仅导致行政赔偿责任,相关责任人更可能面临刑事追责!

滥用职权罪/玩忽职守罪:在“误拆”事件中,房屋征收部门的主管人员或直接责任人员,无论是逾越职权、指使强拆,还是怠于履行监管职责、放任强拆发生,其行为均可能触犯《刑法》,构成滥用职权罪或玩忽职守罪。

故意毁坏财物罪:根据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五条:

故意毁坏公私财物,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。

故意毁坏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
征收方以“误拆”为幌子,故意毁坏被征收人价值巨大的房产(通常远超“数额巨大”标准),以达到其先拆后压价或推进项目的目的,其行为完全符合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。


面对“误拆”风险,被征收人如何自保?

预防永远胜于补救!当补偿谈判陷入僵局,你察觉到房屋可能面临“被误拆”的风险时,务必提高警惕,立即行动:

全面取证:立即对房屋内外状况(结构、装修、物品等)进行清晰、完整的拍照、录像,最好带有时间戳。保留好房屋权属证明、评估报告等所有原始文件。这是未来维权索赔的核心证据。

寻求保护:若察觉强拆迫在眉睫(如发现不明人员聚集、设备靠近等),立即拨打110报警!清晰说明情况、地点及面临的紧迫威胁,要求警方出警保护公民合法财产。报警记录是证明强拆发生及你寻求救济的关键凭证。

避免“真空期”:不要长期让房屋处于无人看管状态,给对方可乘之机。必要时可安排亲友轮值或安装监控设备。


若不幸已被“误拆”,务必冷静维权!

一旦房屋已被违法拆除,切勿被征收方“不小心”、“操作失误”等托词迷惑,更不要自乱阵脚或忍气吞声:

立即报警:无论对方如何解释,第一时间报警!要求警方记录房屋被毁事实,固定现场证据(如拆除机械、人员等),并争取获得《受案回执》或《报警记录》。

启动法律程序(核心):

确认强拆违法:在法定期限内(通常是知道强拆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),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,请求依法确认征收方强制拆除房屋的行为违法。这是后续索赔的基础。

主张行政赔偿:在确认强拆违法的诉讼中或之后,依法提起行政赔偿诉讼,要求征收方赔偿因违法强拆造成的房屋价值损失、室内物品损失、搬迁安置费、过渡费以及维权合理支出等全部损失。法院的介入,能搭建一个更公平、受法律约束的谈判/裁决平台,有效制约征收方的恣意妄为。

考虑刑事控告:对于性质极其恶劣、损失巨大的“误拆”行为,可考虑整理证据,向公安机关或监察机关提出控告,追究相关责任人故意毁坏财物、滥用职权等刑事责任。

“误拆”绝非意外,而是严重侵害公民财产权的违法强拆。征收方必须为其违法行为付出法律代价。广大被征收人面对此类卑劣手段,务必保持清醒认识,积极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——及时取证、果断报警、坚定诉讼。唯有通过法律的武器,才能有效捍卫自己的家园和应得的公平补偿,让违法者无处遁形。若您不幸遭遇类似困境,建议尽快寻求专业征地拆迁律师的帮助,把握维权黄金时间。